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目录|《世界宗教研究》2020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新冠疫情下的世界宗教


后疫情时代的宗教公共性问题——基于新冠疫情期间的五大危害公共安全的宗教聚集事件黄海波 (1)新冠疫情对美国基督教会的冲击与教会的转型李华伟 (14)新冠疫情下俄罗斯宗教组织的防疫进程与发展趋势张熙 (23)




专题研究


三教论衡与戏剧刘林魁 (30)郑观应对儒释道三教的诠释与整合马平安 (42)晚清传教士如何翻译和理解《神仙通鉴》及其中的耶稣传姚达兑 (53)从当常现常、当有现有到本有始有——地论学派佛性思想的诠释脉络圣凯 (61)舍利供养与护法——补释云居寺的两方辽代碑刻尤李 张爱民 (72)宋明时期的北宗禅韩传强 (84)
净明道孝道感应心性观辨析黄永锋 李刚 (95)宋代道教咒语的话语分析与历史转向林静 (102)北洋时期的社会治理与城市道教——以北京东岳庙为中心李俊领 (111)
论詹姆斯对克利福德信念伦理的批判文学平 (124)传教士与传教碑——《大秦景教碑》之美国接受史叶蕾蕾 (133)晚清来华基督教传教士的身体存在与空间建构探析张永广 (144)随乡入俗:中缅傈僳族基督教的在地化比较研究高志英 谭晓明 (154)日本《宗教法人法》公告制度的设立及其意义罗敏 (166)




书评


宗教知识的诠释与研究者的立场——为《全球化视野与中国化语境——名家谈中国伊斯兰教与研究》而作丁宏 (177)




综述


《闽台妈祖信俗与乡土文化互动发展研究:基于乡村治理视野》述评俞黎媛 李志鸿 (180)信众的网络体验和权威的流变治理——国外和国内“互联网+宗教”研究述要梁卫国 (183)2019年大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二十周年纪念会综述祁峰 米德昉 (189)

















点击封面 一键订购


摘  要 

后疫情时代的宗教公共性问题

——基于新冠疫情期间的五大危害公共安全的宗教聚集事件

黄海波


宗教在人类抗击瘟疫的历史中曾经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同时,宗教也受到瘟疫的塑造。随着现代科学的进展以及公共卫生与疾控体系的建立完善,宗教在这方面的直接作用已淡化。在本次新冠疫情中,各国宗教界大多根据本国政府的指令,采取相应措施,积极配合卫生防疫部门的工作,但也出现了诸如韩国“新天地教会”、法国“基督教开门教会”、以色列犹太教极端正统派、东正教圣餐礼仪、印度伊斯兰教宣教团体等数个宗教聚集而引发病毒扩散的事件,这些事件强化了后疫情时代宗教公共性问题的紧迫性。

关键词

争议事件 后疫情时代 宗教 公共性

作者

黄海波,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



新冠疫情对美国基督教会的冲击与教会的转型

李华伟


受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关于居家隔离令的影响,包括基督教堂在内的大部分美国宗教场所被迫关闭。各宗教领袖对是否关闭教堂存在异议,但争议是以法律的方式来解决的,诉诸的话语也是世俗的法律语言,而非圣经语言。面对疫情期间的信仰需求,美国教会及时转型,开展在线崇拜,帮助信徒建构意义之网,并开展社会救助工作。疫情对美国的“教会形式”造成了冲击,以马鞍峰教会为代表的巨型教会开展线上敬拜和在线捐赠,通过对资源和技术的控制在疫情中影响力倍增。疫情期间和后疫情时代,教会礼仪也被迫进行了改革。宗教因素不可能单独起作用,但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攻击迎合了福音派的善恶二元论和极化思维方式,福音派与特朗普政府之间的关系走向让今年的总统竞选和未来的美国社会充满了变数。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在线宗教活动 巨型教会 基督教福音派 特朗普政府

作者

李华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



新冠疫情下俄罗斯宗教组织的防疫进程与发展趋势

张熙


宗教组织的社会行为是通过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而对社会公共生活态度与立场的正式表达。本文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背景下俄罗斯宗教界的防疫态度与防疫实践等方面来剖析俄罗斯宗教组织参与社会发展进程的路径,旨在探寻宗教组织与世俗社会联动防疫的合作基础与对话可能性。

关键词

新冠疫情 俄罗斯 宗教组织 防疫进程

作者

张熙,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三教论衡与戏剧

刘林魁


三教论衡是儒释道三教之间冲突、调适、融合的重要途径。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与戏剧关联者为即时即兴论辩的场景性三教论衡。此种三教论衡兴起于魏晋,至盛唐以后演变为皇帝诞节三教论衡。诞节论衡在服饰、脚本、伎艺、演出等方面,戏剧扮演的倾向越来越明显,最终在唐懿宗朝催生了三教论衡参军戏。诞节三教论衡与三教论衡戏,在内容、程式、风格、趣味等方面,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共同为皇帝诞节之贺寿庆生推波助澜。宋代以后,皇帝诞节不再举行三教论衡,但作为一种文化惯性,诞节论衡和三教论衡戏的一些构成要素和趣味追求在宋金戏剧中得以继承。宋金时期的优戏、三教戏、三教论衡戏、贺寿戏,以及其嘲谑取笑的趣味追求、结构明晰的关目设计等,都与诞节三教论衡有着或明或暗的联系。三教论衡对戏剧的影响,与儒释道三教文化的蓬勃发展密不可分。此一考察,为泛戏剧史研究,乃至中国文化特性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便利的窗口。

关键词

三教论衡 诞节贺寿 参军戏 宋金杂剧

作者

刘林魁,1972年生,宝鸡文理学院杂志社教授。



郑观应对儒释道三教的诠释与整合

马平安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儒释道三教鼎足而立,互融互补,共同构成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脉。三教之间虽有分歧、冲突,但在担当中国文化教化责任方面则是高度统一的。近代以来,列强军事、经济、文化、政治的强势入侵与渗透,逐渐打断了这一稳定的文化传承进程,保种保教成为国人一致的呐喊。郑观应探索救亡的办法,对儒释道三教加以诠释与整合,提出儒道同理、释道同理、三教合一不外一理等重要观点,站在当时历史的高度,提出了自己的革新主张。郑观应对传统三教的整合,不仅具有文化救亡的意义,对于今人振兴中华、复兴发展中国文化,亦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价值。

关键词

郑观应 儒释道 三教合一 整合融通

作者

马平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晚清传教士如何翻译和理解《神仙通鉴》及其中的耶稣传

姚达兑


1818年《印中搜闻》上刊载了一封读者来信,称其发现清初《神仙通鉴》一书中有一篇耶稣传。该文虽是介绍,但引起在华外国人和欧美汉学家的密切关注。1839年郭实腊写了一篇全面评价《神仙通鉴》的书评,在该文中他强烈地批判中国宗教。同时郭氏还借助线性时间观念来重新排列和理解《神仙通鉴》中的故事,其阐释的背后有千禧年主义作为理论支撑。1849年斯皮尔则以学术论证的方式探寻早期基督教在东亚乃至在中国传播的痕迹,颇有牵强附会之处。这三个个案解释了1860年前传教士对中国宗教信仰和外来宗教本地化的看法,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

西方传教士 《神仙通鉴》 耶稣传 《中国丛报》

作者

姚达兑,1982年生,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从当常现常、当有现有到本有始有

——地论学派佛性思想的诠释脉络

圣凯


本文以敦煌遗书地论学派文献为中心,剖析与梳理了地论师用隐显、体用、因果等模式,将佛性论从修道论视野诠释成时间序列的存在论意义。《金刚仙论》是依隐显观念阐释佛性的“当常”“现常”,地论师将“当常”“现常”转化为时间序列上的“当有”“现有”。同时,地论师将《金刚仙论》里法身与报身的“本有”和“始有”以诠释佛性,从而出现佛性的“本有”和“始有”。但是,《金刚仙论》的佛性“当常”为本有、“现常”为始有;而经过地论师的阐释,至隋唐时期,逐渐演变成“当常”为始有、“现常”为本有。

关键词

佛性论 当常现常 当有现有 本有始有 理性行性

作者

圣凯,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副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传佛教僧众社会生活史”首席专家。



舍利供养与护法

——补释云居寺的两方辽代碑刻

尤李 张爱民


本文通过补释辽天祚朝的两件石碑《大辽涿州云居寺供塔灯邑记》和《大辽燕京涿州范阳县白带山石经云居寺释迦佛舍利塔记》,揭示出辽朝末年,广大僧俗信徒在云居寺供养舍利,实与护法思想及实践息息相关。灯邑邑众在上元日聚集于云居寺燃灯之俗,渊源于佛道激烈角逐而佛教完胜的信仰背景。云居寺供奉的舍利包含佛祖顶骨舍利和高僧感应之舍利。其供养人群体囊括灯邑和供塔邑等邑会成员、云居寺或当地的僧官以及普通僧人。除了镌刻石经以备法灭,在辽朝特定的信仰氛围和社会环境中,供养舍利亦成为护法之重要途径。

关键词

佛教 舍利 云居寺 护法 辽代

作者

尤李,北京市圆明园管理处副研究馆员;张爱民,北京市房山区云居寺文物管理处工作人员。



宋明时期的北宗禅

韩传强


北宗禅在唐末式微以后,并未绝迹江湖,在宋明一直绵延未绝。以玉泉寺为考察中心,检视《玉泉寺志》《补续高僧传》《新续高僧传四集》等史料,从中既可以梳理出北宗禅在宋明时期的发展谱系,亦可以呈现北宗禅的师承关系。就谱系而言,宋有慕容,元有钟山,明有广鏔、常镇以及满秀、无迹、了凡等诸僧,这些高僧都是北宗禅谱系上的重要环节。以北宗禅谱系为基点,考察北宗禅诸僧的师承关系,可以看出宋明时期北宗禅门下依然徒众甚多,这种趋势在晚明时期表现得更加明显,并一直延续到清初。北宗禅在宋明时期的发展,以讲经、著述并重为基础,既有自身愿力,亦有王室资助,既将净土法门纳入修行之中,亦将戒律融进禅修之内。

关键词

北宗禅 宋明时期 玉泉寺 《玉泉寺志》 《新续高僧传四集》

作者

韩传强,哲学博士,历史学(南京大学)及哲学(东南大学)博士后,滁州学院副教授。



净明道孝道感应心性观辨析

黄永锋 李刚


净明道依据天人感应原理,认为孝道感应意味着人心与天心的契合。心性论视域下的孝道感应,由“元气”贯通人心与天道,并藉此而作用于天地。元气因人心“内营”而引发,孝道感应的关键转向人的主体性。净明道以“天心”印证“人心”所产生的孝道感应效果,并用“公心”强调心性的普遍存在。通过观念的层累建构,净明道形成了“天人合心”的孝道感应理论。

关键词

净明道 孝 感应 心性 天心

作者

黄永锋,厦门大学道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刚,厦门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宋代道教咒语的话语分析与历史转向

林静


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分析宋代道教咒语的语言范式、语言特征与功能机制,阐释其反映出的特定道教观念与思想理论转向,探讨道教咒语与宋代大历史之间的互动交融。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宋代道教咒语发生了承前启后的历史转向。为了满足信众降福消灾的世俗需求,宋代出现了大量带有巫术色彩、凸显道士权威的道教咒语;道教法术与内丹理论的融合使得道教咒语往内修、炼炁、天人合一的方向靠拢,体现出强烈的内炼外法的倾向。与此同时,为了迎合朝廷的权威,道教咒语不仅规避与当朝政治辞令相重合的内容,且分化为两种话语风格,以使得在上层社会与民间社会中传播。宋代道教咒语不断应对变化中的时势,积极采取不同的语言策略适应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体系,在话语变化中突破困局,构建道教咒语文化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关键词

宋代 道教 咒语 话语 历史转向

作者

林静,历史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北洋时期的社会治理与城市道教

——以北京东岳庙为中心

李俊领


北洋时期,道教在城市社会治理中的角色与命运出现新的样态。京师警察厅依据相关国家政令对北京道教进行市政管理,由此东岳庙成为官方的社会治理客体,二者之间形成暂时的平衡关系。在官方主导的社会治理模式下,该庙道士被去除官员身份,基本延续旧有的自我管理规制,生活更为世俗化,而涉及道士婚姻的法律条文颇显滞后。其仍以传统方式化导民众,在招收道徒等问题上遵循常规、常情与常理,却不符合内务部的相关训令。可以说,这一时期东岳庙的演进轨迹在微观层面体现道教参与社会治理的效用及其困境,同时反映北洋政府主导的城市社会治理在制度安排、主体定位与民众日常生活之间存在一定的隔膜和错位。

关键词

北洋时期 道教 北京东岳庙 社会治理 华明馨

作者

李俊领,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论詹姆斯对克利福德信念伦理的批判

文学平


克利福德从信念与行为、能力、个性以及人类命运的关系出发,论证了严格的证据主义原则,詹姆斯对该原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驳斥,其内容可归纳和辨认为四个批判:一是病态因素批判,即情感意志因素是决定信念的正常因素,而非应受谴责的病态因素;二是客观证据批判,即人们相信自己的证据是真正客观的,这依然是一个主观意见;三是除错至上批判,即除错至上的策略并不比求真至上的策略更为优越;四是恐惧心理批判,即克利福德原则源自害怕错误的恐惧心理。然而,詹姆斯的批判并不能彻底推翻克利福德原则,至多说明它需要修正。

关键词

克利福德原则 病态因素 客观证据 除错至上 恐惧心理

作者

文学平,哲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传教士与传教碑

——《大秦景教碑》之美国接受史

叶蕾蕾


自1849年起,美国东方学会发起了一场有关《大秦景教碑》真伪的讨论,裨治文、麦嘉缔、伟烈亚力、丁韪良等众多传教士和一些美国本土学者纷纷参与其中,历时十余年。其中,伟烈亚力摆脱以往西方学术视野的局限性,转而利用资源丰富的中国金石文献及其他史料典籍共计三十九种,以大量的事实与细节有力驳斥了种种质疑,成为真伪之辨的关键人物。相较于以往欧洲传教士和学者的各自为战,美国东方学会在此次争论中发挥了重要的组织与推动作用,进一步确立了《大秦景教碑》的真实存在,使得西方学界长达数百年的质疑趋于终结。

关键词

大秦景教碑 美国东方学会 传教士 裨治文 伟烈亚力

作者

叶蕾蕾,女,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晚清来华基督教传教士的身体存在与空间建构探析

张永广


晚清来华基督教传教士的历史活动既体现在百年的时间长河中,亦展现在相异的空间建构内。早期来华传教士因受制于清廷闭关锁国政策,生存境遇极其逼仄。鸦片战争后所形成的条约体制拓展了来华传教士的身体存在与活动空间。传教士活动空间的新造与延伸,与原有的传统空间形成冲突也带来了思想上的冲击。晚清来华基督教传教士微观的身体活动与空间建构,为基督教在华历史叙事模式的形成做了最好的注脚。

关键词

基督教 传教士 身体 空间

作者

张永广,历史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



随乡入俗:中缅傈僳族基督教的在地化比较研究

高志英 谭晓明


傈僳族基督教是研究傈僳族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随着更多的英文、缅文与傈僳文相关记载与研究的发现,为对多国傈僳基督教在地化生存调适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本资料。整合多种文字资料,并结合笔者多年田野调查,对傈僳族人口最多、信众人数最多的中、缅两国傈僳基督教与其对所在国政治、社会与文化从区隔、排斥到认同、交融的在地化过程的系统梳理,透视其在地化的背景、过程、表现与影响等方面的历时性与共时性多重动因。

关键词

中缅 傈僳族 基督教 在地化 随乡入俗

作者

高志英,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谭晓明,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日本《宗教法人法》公告制度的设立及其意义

罗敏


1951年日本颁布《宗教法人法》,设立公告制度,最初目的是为解决分派独立问题。分派独立问题起源于二战时期,1939年日本颁布《宗教团体法》,文部省强制各宗教派别进行大规模合并。二战结束后,盟军总司令部在日推行改革,要求废除《宗教团体法》,分派独立现象随即大量出现,其中以佛教界最为突出,对多数宗派的既得利益造成了伤害。1945年颁布的《宗教法人令》未对分派独立问题明确限定,于是文部省、佛教界等与民间信息教育局展开长期博弈,希望对分派独立加以限制,但遭到了该局的反对。《宗教法人法》的公告制度要求具有从属关系的宗教团体脱离所属宗教团体时须向信徒及相关利害人公告,最终解决了分派独立问题。公告制度贯彻了盟军总司令部的改革理念,是对《宗教法人令》时期分派独立事实的承认,也标志着以佛教为首的宗教界高层放弃了对封建体制的固守。

关键词

日本 宗教法人法 公告制度 宗派合并 分派独立

作者

罗敏,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博士后。



   往期回顾   

《世界宗教研究》2020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世界宗教研究》2020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点击“阅读原文”,订购学术期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